序號 |
成果名稱 |
成果第一完成作者 |
獎項類型 |
獲獎等級 |
成果類別 |
所在院系 |
1 |
/ |
雷浩 |
學術新銳獎 |
/ |
/ |
教育學部 |
2 |
/ |
田雷 |
學術新銳獎 |
/ |
/ |
法學院 |
1 |
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四個視角 |
齊衛平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2 |
中國式經濟趕超與結構轉型:規律及原創性理論 |
殷德生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經濟與管理學院 |
3 |
中國的立法體制研究 |
陳俊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4 |
新時代民族工作的創新舉措:民族互嵌格局研究進展與未來進路 |
高向東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公共管理學院 |
5 |
基層社會治理的政治學論綱 |
郝宇青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公共管理學院 |
6 |
中國共產黨農村治貧的百年探索:演進、經驗與世界意義 |
劉海軍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7 |
社區為本的反貧困社會工作研究 |
文軍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社會發展學院 |
8 |
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與實踐經驗研究的現狀及拓展空間 |
武志勇 |
黨的創新理論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傳播學院 |
1 |
古代小說考證七忌 |
陳大康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2 |
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提供基礎——寫好中國當代哲學史的思考 |
陳衛平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哲學系 |
3 |
明清傳奇雜劇編年史 |
程華平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4 |
對杜威道德教育“根本問題”的再認識 |
高德勝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5 |
土地制度、結構轉型與經濟發展 |
黃忠華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經濟與管理學院 |
6 |
打開“黑箱”:從近15萬張學生課程表看國家課程實施現狀與走向 |
雷浩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7 |
全球價值鏈下中國綠色貿易利益評估研究 |
李真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經濟與管理學院 |
8 |
當代教育發展的“全社會教育”路向 |
李政濤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9 |
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研究 |
石偉平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教育學部 |
10 |
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是完善國家基本制度 |
徐國慶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11 |
人與世界:以事觀之 |
楊國榮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哲學系 |
12 |
基于民族復興目標的學校武術傳承體系研究 |
楊建營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體育與健康學院 |
13 |
超大城市中小學體育活動時空特征研究 |
楊劍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體育與健康學院 |
14 |
時代變遷中的“烏合之眾”:集體行動的社會心理學解讀 |
姚琦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|
15 |
論哲學修養 |
郁振華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哲學系 |
16 |
漸行漸遠?——論文學理論與文學實踐的離合 |
朱國華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論文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17 |
高等教育賦能上?萍紕撔轮行慕ㄔO研究 |
朱軍文 |
學科學術獎 |
一等獎 |
著作 |
教育學部 |
18 |
先秦璽印陶文貨幣石玉文字匯纂 |
白于藍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19 |
Narrative Inquiry into
Reciprocal Learning Between Canada-China
Sister Schools :A Chinese Perspective |
卜玉華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教育學部 |
20 |
教育能緩解城市流動人口相對貧困嗎——基于中國五大城市群的經驗證據 |
陳純槿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21 |
《共產黨宣言》漢譯本與馬克思主義話語中國化研究 |
陳紅娟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22 |
溯源與解讀:學科實踐即學習方式變革的新方向 |
崔允漷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23 |
胡煥庸線的學術思想源流與地理分界意義 |
丁金宏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社會發展學院 |
24 |
集體勞動爭議與群體勞動爭議的法律機制研究 |
董保華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法學院 |
25 |
教育治理的邏輯——基于管辦評分離的教育變革 |
范國睿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教育學部 |
26 |
中國文學史的世界文學起源——基于德國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史書寫的系統論考察 |
范勁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27 |
蘇聯解體的長時段考量——文明史視角的探討 |
馮紹雷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 |
28 |
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s
under global low-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
and its policy mix with R&D improvement |
顧高翔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社會發展學院 |
29 |
修養革命 |
顧紅亮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30 |
中國學者管理學研究的世界貢獻:國際合作、前沿熱點與貢獻路徑——基于世界千種管理學英文期刊論文(2013~2019年)的定量分析 |
何佳訊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經濟與管理學院 |
31 |
社會心智:描述性預測與規范性預期 |
何靜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哲學系 |
32 |
此本科非彼本科:職業本科本質論及其發展策略 |
匡瑛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33 |
當代科學認知的結構 |
酈全民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哲學系 |
34 |
王安石文集(全五冊) |
劉成國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35 |
事件思想史 |
劉陽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36 |
道德情感現象學——透過儒家哲學的闡明 |
盧盈華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|
37 |
酒神與世界城邦 |
羅峰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外語學院 |
38 |
從割裂走向融合——論我國學校、社區、家庭體育的協同治理 |
馬德浩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體育與健康學院 |
39 |
魏瑪共和國的11月9日:“國家慶祝日”缺失的歷史包袱 |
孟鐘捷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歷史學系 |
40 |
氧的魅力:追尋有氧運動的生命足跡 |
漆正堂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體育與健康學院 |
41 |
20世紀初社會主義在江南的傳播 |
瞿駿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歷史學系 |
42 |
中國城市經濟空間 |
孫斌棟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地理科學學院 |
43 |
小說評點研究之檢討——以近二十年來小說評點研究為中心 |
譚帆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44 |
網絡結構與銀行效率:基于時變
“銀行—股東” 網絡的研究 |
汪莉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經濟與管理學院 |
45 |
Transnational migrants in
Shanghai: residential spatial patterns and
the underlying driving forces |
王春蘭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社會發展學院 |
46 |
經濟增長和環境質量相容性政策條件——環境技術進步方向視角下的政策偏向效應檢驗 |
王林輝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經濟與管理學院 |
47 |
民國私立學校研究 |
王倫信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教育學部 |
48 |
百年來中國政治學史研究:文獻與問題 |
王向民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 |
49 |
The development of
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
primary school: Contributions of executive
function and social competence |
王一集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|
50 |
文學漢語實踐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|
文貴良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51 |
學科想象與理論生長——兼論計算教育學的錯覺 |
吳剛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52 |
陷入奇點:人類世政治哲學研究 |
吳冠軍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 |
53 |
民事訴訟證據失權制度的衰落與重建 |
吳澤勇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法學院 |
54 |
明代絲綢研究 |
熊瑛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美術學院 |
55 |
捍衛常識:從實踐知識到行動哲學的新透視 |
徐竹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哲學系 |
56 |
上海教育2035戰略規劃研究 |
荀淵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教育學部 |
57 |
信息技術革命與教育教學變革:反思與展望 |
閻光才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58 |
關于核心素養若干概念和命題的辨析 |
楊向東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59 |
歐洲強化經濟主權與全球價值鏈的重構 |
余南平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 |
60 |
中國青少年社會與情感能力發展水平報告 |
袁振國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61 |
漢字結構認知大字典 |
臧克和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62 |
也論漢語詞重音 |
張吉生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外語學院 |
63 |
秦漢簡帛文獻斷代用字譜 |
張再興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中國語言文學系 |
64 |
技術時代的教師負擔:理解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新視角 |
趙健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65 |
Leaving a Choice for
Others: Children’s Evaluations of
Considerate, Socially-Mindful Actions |
趙欣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教育學部 |
66 |
面向數據智能和知識發現的圖書情報學跨界拓展——數據—學術—創造整合論 |
趙星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論文 |
經濟與管理學院 |
67 |
深度學習 |
鐘啟泉 |
學科學術獎 |
二等獎 |
著作 |
教育學部 |